材料工程学院

毕业季,他们穿着红马甲离校

文章来源: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 作者:凌烨丽 戎琳燕 发布时间:2019-05-27 浏览次数:519

524日,初夏的燥热刚刚浮起,但比它更热的是来自小剧场内激动的“王老师好”的招呼声。打招呼的是我校2019届毕业生,而他们口中的“王老师”是常州一加爱心社社长——王德林。

王德林有很多称呼,大家称呼他“王德林”,一加爱心社志愿者喊他“社长”,我校志愿者称他“王叔”。这天,他变成了“王老师”,给现场的毕业生上在校的最后一节课——志愿活动访谈。

访谈现场,主持人倪筱荣教授幽默地问刚从北京受表彰归来的王德林,总书记跟他握的是哪只手。王德林刚刚伸出手便被倪筱荣紧紧握住,现场一片赞美的笑声。在516日召开的第六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上,王德林作为常州市唯一代表,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受到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王德林获得的荣誉远不止于此,他曾获得“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全国最美志愿者”“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全国志愿助残阳光使者”等几十个荣誉称号。托起这么多荣誉的,是王德林瘦小残疾的身体。王德林七岁因车祸导致高位瘫痪,左肾、脾脏和大半个肝脏被切除。从此,他终日与床为伴,过着常人无法相信的生活。去过王德林小屋的人都知道,在一间上世纪80年代的旧房子里,仅有一张三平方宽的小床和一些简陋甚至寒酸的家具。倪筱荣开玩笑地说,如果有小偷进来,这里除了一颗爱心,其他什么都没有。但就是在这样一间小屋里,王德林将自己从一个“受助者”变成“助人者”。1999年,王德林创办了常州首个民间志愿者组织——“一加爱心社”,他通过一部电话,帮助求助者10万多人次,个人志愿服务时间达到70000小时,用自己身残志坚的精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0多名志愿者。

坐在访谈现场的有一位名叫董亭玉的姑娘。她是我校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2000级学生,就是她让我校与王德林结缘。2001年,董亭玉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加”,并自愿成为一名志愿者。在当年志愿活动还不受人关注的情况下,她通过在校园张贴海报,拉着同学一起做志愿,慢慢扩大了志愿活动的影响。2003年,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组织成立了“一加爱心社”志愿分队,2008年和2011年分化成艺术创意学院分队和信息工程与技术学院分队,志愿活动逐渐向规模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志愿分队与“一加”爱心社合作开展助残、助老定点帮扶工作,长年为100多位孤老、残疾、重病患者提供结对服务,同时与政府部门、社会慈善组织及其他高校志愿者合作组织各种公益活动,并将志愿服务对象拓展到老、弱、病、残、困等弱势群体,参与人次达十多万,受众群体接近上万人。当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总支书记介绍这一连串数字时,同学热烈鼓掌。

2018年,为了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在理论深度上开展专项研究,我校策划成立了“王德林德育工作室”,特聘王德林担任德育工作室顾问,指导德育工作室开展各项活动。王德林德育工作室树典型、立榜样、重实践、传爱心,将志愿服务精神上升至德育层面。我校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教学与学校文化建设中,在“实践育人”与“文化育人”双翼培育体系下,推动学生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发展。

如今,我校毕业生们即将离校。在临别的最后一课上,“全国自强模范”王德林与毕业生代表一一握手,为毕业生们穿上红马甲——这时,大家终于明白了屏幕上的那行字:“握着这双手,与母校说再见。”

主持访谈的倪筱荣老师最后深情地说:“材料工程与技术学院今天之所以组织这次活动,是想让我们在场的毕业生几十年后回望母校时,记得在常州,还有王德林这座道德高标,在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还有‘王德林德育工作室’这块道德的净土,这里有爱,有自强不息和感恩知责的精神。”

常州电视台到现场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