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工程学院

筑梦黔行,推普融情——材料工程学院“萤火”实践团赴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

文章来源:材料工程学院 作者:周宇 发布时间:2024-08-15 浏览次数: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2024年8月,由材料工程学院7名师生组成的“萤火”推普实践团跨越数千里赴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本次活动致力于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促进民族团结,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一、推普+躬耕调研,心系乡村谋振兴

探寻历史人文,助力乡村振兴。在贵阳市和紫云县,实践团先后前往贵州博物馆、王若飞故居和中央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进行参观研学,了解当地普通话推广普及情况,追寻贵州红色文化,感受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精神。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进一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将其融入到此次普通话推广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去,为后期推普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走村调研话推普,同心共筑振兴梦。在卡坪村,实践团为进一步了解村里居民普通话运用水平和使用情况,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在村内开展实地调研走访,发放精心设计的调研问卷。队员们与村里居民亲切交流,详细了解村民的普通话运用水平、交流频率、使用障碍等方面内容。通过实地调研大家了解到,目前村民日常交流使用民族语言较多,大部分老人对普通话不熟悉、不会讲,村里的孩子们能够听懂一些普通话,村民整体普通话水平不高。针对这一现状,实践团将在后期的推普课程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与完善。

二、推普+技能培训,精准赋能领振兴

推普进行时,救护伴我行。在城南社区,为了帮助山区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实践团志愿者们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向小朋友们普及了心肺复苏术、全自动除颤仪(AED)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常用急救技能,让孩子们准确掌握了操作要点,提高了他们自救互救的能力,提高了生命安全意识。

推普正当时,技能促发展。在卡坪村,志愿者们发挥专业优势,带领孩子们开展中药香囊和爱国香水的制作活动。孩子们脸上满是期待,大家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小心翼翼按照流程制作一个个精美的香囊和一瓶瓶精致的香水,率先完成的小朋友骄傲地向身边的同伴展示成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小小手抄报,浓浓民族情。在卡坪村和城南社区,为进一步加大推普力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开展“小小民族绘画家”红色手抄报活动。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一描一绘中传递着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热情,在一笔一划中描绘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美好画面,充分表达了孩子们从小维护民族团结的心声。

三、推普+文化浸润,红心领航促振兴

推普助传承,童声诵华章。在卡坪村,实践团开展“典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志愿者首先带领小朋友们重温汉语拼音字母表,接着带领大家开展绕口令比赛和趣味识字游戏,最后邀请小朋友们一起诵读经典诗词。在此过程中志愿者们耐心指正小朋友们的发音误区,后又进行正确诵读示范和讲解,小朋友们学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这次推普活动最真挚的反馈。

赓续贵州文脉,推普筑梦未来。在卡坪村,实践团将贵州红色文化、非遗文化与推普课程有机结合,向小朋友们讲好贵州红色文化故事,展示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让孩子们既可以感受贵州革命历史的波澜壮阔、英雄辈出,又可以深入了解贵州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激发他们对贵州文脉的热爱与传承。

推普“语”你同行,红歌声入人心。在城南社区,为鼓励孩子们厚植爱国情怀,值此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实践团师生带领当地孩子们开展“童心向党,红歌传唱”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学唱《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红色歌曲,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大家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和无限热爱,在歌声中增强了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力推进了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四、推普+科技赋能,数智并进助振兴

数字赋能推普,语言助力振兴。本次推普实践活动中,实践团运用信息化平台优势,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开展推普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以及《普通话小镇》APP等数字资源平台,强化推普数字赋能,不断赋予语言文字新的活力,让当地村民真切感受到数字化语言学习的极大乐趣,切实提高了实践团开展语言文字推广和宣传的效能

普说新能源,携手向未来。为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观念,有效普及新能源知识,实践团师生结合专业优势,开展“小小科学家”新能源小车科普体验课程。首先,志愿者们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解新能源领域相关知识,结合妙趣横生的动画视频,介绍了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种类。接着,课堂进入到你问我答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抢答问题,分享交流自己对新能源的认识。最后,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现场组装盐水小车模型,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很快组装完成,大家期待着小车跑起来的那一刻,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快乐。实践团志愿者们在寓教于乐的课堂上为孩子们心灵埋下了绿色家园的种子,激发了大家对新能源发展的美好愿景。

五、推普+校地合作,爱心汇聚赴振兴

推普共筑青春梦,校地携手谱新篇。为进一步加大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巩固实践团推普成效,在紫云县城南社区,实践团指导老师郑新涛代表材料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与城南社区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力推普活动持续走深走实。在卡坪村,实践团师生与卡坪村村委联合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基地”签约挂牌仪式,双方表示将以此次推普实践活动为契机,后期进一步深化校地交流,共同探索校地合作的新途径、新模式。

爱暖童心筑未来,推普有我共前行。实践团在卡坪村开展爱心助学物资捐赠仪式,首先,由团队指导老师周宇代表实践团向卡坪村捐赠爱心图书一百余本,用于建设村委爱心读书角,一本本书籍承载着实践团满满的爱心与祝福。然后,由团队指导老师郑新涛代表实践团向村委捐赠了一批爱心物资,同时向每位小朋友捐献爱心助学物资,其中包括书包、卷笔刀、铅笔等文具用品,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这些珍贵的礼物,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温暖的笑容。实践团的志愿者们此时也体会到了本次推普活动的真正意义,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立志成为服务国家的栋梁之材。

语言凝万古之志,文字承千载之思。“萤火”推普志愿实践团为期10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至此圆满落幕,但实践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篇章仍在继续。此次推普活动是常工业学子以青春之我投身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总结实践经验,创新推普活动形式,鼓励更多青年学子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